目前,教会根据小组牧养情况的实际需要,将周日小组与周间小组对应划分,以此方式形成的小组将有助于小组对其组员的牧养、关怀,以及教会对小组的管理和监督。

组长使命
忠于神的呼召和职份,与教牧团一同协助圣灵造就委身教会的弟兄姐妹成为合神心意的门徒。周间小组组长与副组长是教会牧养最重要的依托,一切的治理需要按照教会的异象,围绕教会的牧养推进。
组长职责
提供属灵和有系统牧养,使每一个受托的组员都被跟进,直至成为倍增的门徒。
小组目标
建立健康的服侍团队;建立彼此委身的周间小组;培养出新的组长;带领组员在基督里成长。
牧养哲学
(1)珍爱灵魂,成全圣徒,而不是事工导向,利用圣徒;
(2)敬畏圣言,顺从圣灵,而不是架空圣言,挟持圣灵;
(3)秉承圣传,体察处境,而不是凭空建造,照搬模型;
(4)看重家庭,鼓励团契,而不是牺牲家庭,割裂肢体;
(5)膝盖服事,微处宣教,而不是谋大事情,喊大口号。

教牧支持
小组长主要向所在牧区教牧督导获取教牧支持和牧养沟通,其次是组长团契;副组长主要向小组长负责。
小组的功能
教会的枝子,支持教会的小属灵共同体。以敬拜、祷告、团契交流、圣经教导和门徒训练为主要形式,以生命成长、传扬福音和植堂为主要目标,建立有活力、有使命、可生养、能倍增的团契。
为了使各小组带领者(组长、副组长)在带领小组时有据可循,现编写该守则,方便各小组带领者在主持、内容选材、组织形式、人员管理、聚会场所、培训等方面能快速上手和应用。该守则将从以下10个方面说明。
1.主持与牧养
作为小组的带领者,组长主要的职责是主持小组团契生活、处理小组日常事务,以及牧养小组成员,使其灵命能不断成长。
牧养
牧养由正组长负责。牧养的对象群体为:教会会友、预备加入会友的肢体和慕道友。
关怀
关心组员情况及信息告知。如对一段时间没有相见或联系的肢体,可打电话或发文字表示关心和问候;对需要帮助的肢体给予能力范围内的帮助和祷告等。形式不限于此。如:
a.2次未来参加周间小组和主日聚会者,组长需联系;
b.周间小组和周日聚会,提前发信息通知组员参加;
关怀原则参考:由组长主导。小组核心同工参与;弟兄关怀弟兄,姊妹关怀姊妹;属灵成熟的关怀灵命较软弱的。
探访
小组探访以搬迁、初到北京、失业、家庭问题、疾病、丧事等为原则。探访时,建议2人前往(组长带副组长,或组员)。
探访费用一般一次性不超过100元。此部分费用(不超过100元)小组长不需找教牧督导(牧区长)、牧师、或传道人签字,直接填表报销。如遇住院等特别情况,另有教会补贴。费用需和教牧督导提前申请。
邀请
小组连续聚会4次者,小组长根据新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留在小组继续参加周间小组。如果可以,则可加入小组群,并参加主日线上聚会。稳定聚会3个月后,可提请加入教会大群。
如有出差来京肢体想参加教会周中团契,小组长需与教牧肢体确认是否是兄弟教会成员。如果是,可参加周间小组。

2.责任与规避
组长视每位组员为小组的有机组成部分。组长具有替上帝管理地上羊群的职责。故对肢体需要尽可能保持宽容、忍耐、有爱的心态。使成员在组内团契生活中有成长、有得着。
在牧养过程中面临误解、矛盾、冲突。组长在处理问题时,当以基督的心为心,努力做到谦卑、诚恳;对事不对人;不结党不报复,体会基督为众人摆上时的舍己。在组员出现信仰偏差时,能及时提醒,并纠正;对有搅扰其他成员的肢体进行规劝。如规劝无果,可与教牧督导联系,寻求帮助。
3.牧养内容
在牧养组员时,正组长需以圣经的话语来牧养。正组长根据自己信仰知识储备、属灵生命的程度进行自我评估,并选择以下适合自己身量和小组成员能接受的牧养方式开展牧养。学习内容,请与教牧督导、牧者商议最终确定。
诸卷查经
特点:较为系统,利于整卷书的深入查考。
选择圣经中的一卷书查经,可包括对经文的观察、解释、启示和应用等环节。相关释经资料可与牧者联系获得;
合神心意的生命
特点:适合组员讨论、分享。
这也是教会门训所用教材,内容聚集基督信仰主要的核心真理。完成每课作业后,与组员一起学习;
大使命系列门训教材
特点:适合刚信主和慕道友使用
资料可从教会领取。
基督里的新生命/基督里的新生活
特点:面向福音确信的初信徒。
资料可从教会领取,且只限于教会内使用。

4.聚会形式
小组聚会形式可大致分为敬拜、祷告、查经、分享等部分:
敬拜
每次选择2-3首敬拜;
祷告
为着小组聚会和代祷事项展开;
查经或学习
参照第3项内容进行;
分享与交通
查经结束后,彼此分享最近近况和代祷事项,并祷告;
此外,小组还可自行决定是否一起用餐等事宜。聚会总时长在2-3小时左右为宜。
5.人员管理
涉及小组成员加入和离开情况时,
新人加入时,需接受小组公约,以及小组纪律,并经组长同意后加入;
小组公约参考:
a.承认自己的不完全,也不从自己或他人身上要求完美。
b.接纳彼此的差异和弱点;
c.不彼此批评论断,也不在人背后传言是非;
d.在小组关系里彼此亲近,做好自己的部分去聆听,去真实的分享自己;
e.在小组里彼此信任,坦诚相见。
组员退出时,需与组长坦诚沟通,在彼此理解的情况下,经组长同意后离开;
转介
小组长可考虑新人到小组距离的实际情况,向更合适小组推介该成员。

6.地点
周间聚会地点小组成员自行讨论决定。可在有感动开放家庭空间的肢体家,也可在饭馆,咖啡店等。在公共场所空间聚会,如需费用补贴,组长需与教牧督导联系,教会视情况给予一定补贴。
7.频率
在主日聚会时间之外,小组每周举行1次周间聚会。
8.分组
如小组规模,稳定委身聚会的成年人数达到15人时,即需要考虑分组;新成立小组组长由原小组副组长担任,或由组长和组员沟通推介新组长人选,最终由教牧督导确认。2位组长和组员沟通决定各自委身小组事宜。分开后,2个小组人数基本持平,并分别选立副组长。
9.权柄
所有周间小组皆为恩道教会牧养、治理权柄下的小组,当顺服教会教牧团及长老团的决定。各小组可在教会团契公约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小组特点的公约条款。
如遇组长与组员产生纠纷,要由负责本小组的教牧督导介入处理;组员间纠纷,由小组长和副组长解决。如果仍无法解决,由教牧督导介入。

10.组长培训
教会对小组长进行小组牧养培训,帮助组长顺利开始带领和牧养小组。教会将采用线下培训方式,1次/周。
各小组组长在每月初领主餐的主日,一同参加组长联席会议,讨论小组牧养事宜。
培训课程共4课,每次时长约1个半小时:
1.小组牧养职责守则
2.小组牧养圣经根据
3.小组长带领技巧与注意事项
4.归纳法查经
11.小组主日分享
主日聚会小组分享内容:围绕主日讲道时,讲员提出的 2个问题开展讨论。

《小组牧养手册 | 郭易君牧师》本文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