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潘神Pan,(古希腊语Πάν),希腊神话中的牧神、自然之神、山林田野之神。Pan被希腊人称为“惊恐”之源,它能突然出现在荒野,引发人们的恐慌,这也是现代“panic”(惊恐)一词的来源。在教会历史上,该偶像在一定程度上被与撒旦联系起来,成为艺术家创作中魔鬼形象的借鉴来源之一。


“阴间的权柄(门)不能胜过他”(太16:18-20)。
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用祂的流血赎回来的。基督是教会的元首。祂统管、照看着祂的教会,直到祂来的日子。

于是,但以理进去见亚略,就是王所派灭绝巴比伦哲士的,对他说:“不要灭绝巴比伦的哲士,求你领我到王面前,我要将梦的讲解告诉王。”亚略就急忙将但以理领到王面前,对王说:“我在被掳的犹大人中遇见一人,他能将梦的讲解告诉王。”王问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说:“你能将我所作的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吗?”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王所问的那奥秘事,哲士、用法术的、术士、观兆的都不能告诉王,只有一位在天上的 神,能显明奥秘的事,他已将日后必有的事指示尼布甲尼撒王。你的梦和你在床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王啊,你在床上想到后来的事,那显明奥秘事的主把将来必有的事指示你。至于那奥秘的事显明给我,并非因我的智慧胜过一切活人,乃为使王知道梦的讲解和心里的思念。“王啊,你梦见一个大像,这像甚高,极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状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这就是那梦,我们在王面前要讲解那梦。王啊,你是诸王之王,天上的 神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并天空的飞鸟,他都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你就是那金头。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第四国,必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克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你既见像的脚和脚指头一半是窑匠的泥,一半是铁,那国将来也必分开。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那脚指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 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 神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但以理书 2:24-45 和合本

讲道大纲
一、求见国王v.24-25
二、荣耀归主v.26-30
三、重述王梦v.31-35
四、解释四国v.36-43
五、不朽之国v.44-45

一、求见国王
于是,但以理进去见亚略,就是王所派灭绝巴比伦哲士的,对他说:“不要灭绝巴比伦的哲士,求你领我到王面前,我要将梦的讲解告诉王。”亚略就急忙将但以理领到王面前,对王说:“我在被掳的犹大人中遇见一人,他能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但以理书 2:24-25
v.24节但以理有两项祈求:一是刀下留人,不要杀哲士;二是请求见王,讲解王梦。
v.25“急忙”的态度,表明亚略知道王为此事着急,也有找到解药的高兴,终于不用杀人了。
亚略对但以理的介绍强调了但以理身份的两个特点:
一是被掳,这句话中有得胜的优越性;
二是犹太人,这句话是族群身份与信仰的介绍。
介绍的重点是:“他能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这里的强调的是“能”,别人不能,而他能。

二、荣耀归主v.26-30
王问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说:“你能将我所作的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吗?”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王所问的那奥秘事,哲士、用法术的、术士、观兆的都不能告诉王,只有一位在天上的 神,能显明奥秘的事,他已将日后必有的事指示尼布甲尼撒王。你的梦和你在床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王啊,你在床上想到后来的事,那显明奥秘事的主把将来必有的事指示你。至于那奥秘的事显明给我,并非因我的智慧胜过一切活人,乃为使王知道梦的讲解和心里的思念。
但以理书 2:26-30
v.26王的问题包含有两个方面:
一是梦的内容,
二是梦的讲解。
v.27-30但以理的回答包含三重事实的宣称
第一,唯独“天上的神”有启示的能力。梦和解梦都是奥秘之事,哲士群体不能解明奥秘之事,唯独神有启示的能力。V28、29节.两次用“显明”Reveal、两次用“指示”show。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就是“揭开真相”、“显明隐秘”、“启示真理”
第二、智慧不在我,荣耀归于神。v.30但以理明确指出,并非自己才智超群,乃是天上的神随着自己的旨意显明给王奥秘之事。这是一种“仆人”和“管道”的态度。不是“居功”“高举自己”的态度
第三,王的梦是关乎“日后必有的事”v28、“后来的事”、“将来必有的事”v.29

三、重述王梦v.31-45
“王啊,你梦见一个大像,这像甚高,极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状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但以理书 2:31-35

大像的描述
v.31对大像的描述中用了四个形容词:
“大”( שַׂגִּ֔יאgreat)、
“甚高”(רַ֛בhigh)、
“极其光耀”(יַתִּ֖ירexcellent, extraordinary radiance)、
“形状甚是可怕”(דְּחִֽיל׃awesome, frightening)
v.32-33将像分成了五个部分,按照金属的价值与材料硬度大致排序为:金、银、铜、铁&半铁半泥
v.34“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这个石头的特点是:自然的,没有人为痕迹的石头

v.34-35节描述,该石头打在了脚上,砸碎了脚,也把金银铜铁的整个像都给砸碎了。而且是“砸的粉碎”,此处但以理用“夏天糠秕”的图画形象地描述了“粉碎”、“熵增”、“虚无”的形态,以此指出审判的可怕。
同时“糠秕”使人想起诗篇第一篇中“恶人”的结局,也使神的选民对朝代更替、王国兴旺产生一种“看他起高楼 ,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的历史幻灭感与神国真实感,从而看清楚当下,以被主征用的心度余下的年日。
“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可以看到该图画中新的国度与秩序的形成。


四、解释四国v.36-43
“这就是那梦,我们在王面前要讲解那梦。王啊,你是诸王之王,天上的 神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并天空的飞鸟,他都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你就是那金头。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第四国,必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克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你既见像的脚和脚指头一半是窑匠的泥,一半是铁,那国将来也必分开。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那脚指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
但以理书 2:36-43
对四国的三种主要解释:
第一种解释:巴比伦、玛代、波斯与希腊。
第二种解释: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和罗马
第三种解释: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和延续到现在的世界政治秩序。

在这三种解释之中,我们选择第三种解释
金头:v.37-38“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显明新巴比伦帝国的强盛。“走兽”、“飞鸟”的描述,与后来尼布甲尼撒王“树”的梦境(4:4-26)比较来看,说明该帝国的权势与统治方式。
银胸:v.37 玛代波斯。一直处于与希腊交战之中,贸易发达
铜腰:v.37 希腊帝国。“掌管天下”显明期统治疆域之广
铁腿:v.40 罗马帝国。“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克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罗马帝国军事上的强大
半铁半泥的脚:v41 历史走向终结。末后时代,罗马帝国秩序分崩离析。欧洲的邦联性质。美国的“新罗马帝国”身份的自诩与族群杂居不和的状况。

五、不朽之国v.44-45
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 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 神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但以理书 2:44-45
该国度有四个特征:
1.“永不败坏”
2.“不归别国之人”:单单归主。不与世界混杂。不列在万民之中。不在世界的秩序之内。
3.“打碎灭绝一切国”:世上国的结局,神的审判在启示录中体现在:最后大巴比伦的失败、淫妇的毁灭与撒旦的堕入无底坑之中。
4.“存到永远”:时间被废去
“非人手所造之石头”:
耶稣基督成为了拯救的房角石,也成为绊脚的石头,具有拯救与审判的双重属性。罗马帝国时期,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核心事件。以爱和舍命的流血与牺牲自己建立教会。神的国度的已然与未然之境。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
“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
奔雅各 神的殿。
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
我们也要行他的路。
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
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
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
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
把枪打成镰刀。
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
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赛2:2-4)。

《永不衰残的国度 | 郭易君牧师》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请微信联系:danyixin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