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牧职呼召:恩赐与秩序的对话
在传统的互补主义与现代平权主义之间,近年来逐渐发展出一种折中性的神学立场,通常被称为“温和互补主义”(soft complementarianism)或“限制性平权主义”(restrictive egalitarianism)。此观点力图在坚持圣经权威与性别角色区分的基础上,适度开放女性在教会中的讲道、教导及属灵领导空间。其主张并非简单折衷,而是基于对关键经文的重新诠释与教义系统的深入反思,寻求在忠于圣经启示的同时回应当代教会现实。下面将从圣经依据、系统神学论证及实际教会运作三个层面,探讨此立场的内涵与可行性。
一、问题的神学张力:互补主义与平权主义的分歧
在前文中可以看到,当代福音派神学界在性别角色与教会职分的议题上,存在着显著的张力, 主要体现在互补主义与平权主义之间的立场对立。简言之:互补主义主张,上帝在创造中赋予男性 与女性不同而互补的角色,其中男性被赋予在家庭与教会中担任属灵领导与治理的责任,因此仅有 符合条件的男性可以按立为长老与牧师。相对地,平权主义强调,在基督里性别不再构成限制,主张所有属灵恩赐皆可由男女信徒自由发挥,女性同样有资格参与讲道、牧养及教会治理。
这两种立场在圣经释经方法、文化处境分析及教会治理实践上存在深刻差异。互补主义者强调 文本的历史语境与规范性诫命,而平权主义者则常采用更具文化动态视角的诠释方法,将某些经文 理解为具有时代性的指导原则。这种两极化的立场及其辩论方式,时常在教会层面造成神学立场的 对立,导致矛盾甚至分裂。不少学者提出,这样的两极化立场忽略了许多信徒在牧养实际中所面临 的复杂处境,以及对牧养实践智慧的需要。
布隆伯格(Blomberg)与曾同在丹佛神学院(Denver Seminary)任教授的詹姆斯·贝克(James R. Beck)共同阐述了另一种“温和互补主义 ”的立场,尝试为当前的神学分歧提供折中方案。他们认为,提摩太前书关于女性在教会中不可“教导”或“辖管男人”(提前2:12)的命令,应主要理解为针 对教会中的“最终属灵权柄”(final spiritual authority),特别是长老职分的设立,而非全面禁止女性参与所有形式的公开讲道或教导。67 此观点尝试为女性在教会中参与教导、讲道等非长老性质的属 灵服事提供了经文与神学上的空间,这也反映出当代神学界在持守圣经权威与回应文化变迁之间寻 求平衡的努力。

二、圣经经文的平衡解读
1. 对提摩太前书 2:12 的释义
提摩太前书2章12节常被用来支持限制女性在教会中讲道或担任教导职分的立场。然而,正如前文提到克布隆伯格(Blomberg)与贝尔维尔(Belleville)在相关讨论中指出的,理解该节的关键 在于希腊词 αὐθεντεῖν(掌权)的语义内涵。贝尔维尔通过分析古希腊文献, 认为该词通常带有‘专断’‘滥用权力’或‘强势控制’的负面含义,而非中性或正面的领导权。因此, 保罗在此可能是在禁止一种错误或破坏性的权柄行使,而非全面否定女性的教导角色。这一解读为女性在合乎圣经次序下的教导与讲道打开了可能性。68 因此,保罗在此限制的是滥权行为而非一般性教导职分。
2. 新约中女性的属灵领导角色
使徒行传与保罗书信提供了许多女性积极参与教会服事的例证。例如,百基拉与丈夫亚居拉共同 教导亚波罗(徒18:26)、非比被保罗称为 “教会的执事 ”(罗16:1),以及吕底亚不仅信主, 也开放 家门接待宣教团队,显出领导与款待的恩赐(徒16:14—15)。新约学者及五旬节派牧师高登·费伊 (Gordon D. Fee),曾任教于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与戈登-康威尔神学院(Gordon-Con- 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指出这些经文表明,女性并未被排除在教导、领导与属灵影响力之 外。这一事实挑战了对女性服事功能过于限制性的理解,呼吁教会在持守圣经教导的同时, 以开放与平衡的视角看待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69
3. 创世记1-3章中的性别角色观
奥特伦(Ortlund Jr.)认为,创世记1—3章呈现出“在本质上完全平等”的男女,但却也揭示了神 赋予男人“带领责任 ”的创造秩序。他指出,男人的带领并不是支配或高压,而是一种“为妻子牺牲自我、负责任的爱之领导”。这种爱源自基督对教会的榜样,在婚姻与教会中都体现出“ 爱的带领与甘愿顺服 ”的神学奥秘。70 这种带领并非出于性别优势,而是出于神赋予不同性别的角色恩典, 是为了彼此成全和共同荣耀神。这种解释帮助我们理解,在不取消性别角色差异的前提下,仍可坚持福音中的 平等尊严与爱的关系。

三、神学架构中的功能区分
在当代教会性别角色的神学论述中,功能区分(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构成了重要框 架。美国伯特利神学院(Bethel Seminary)教授兼NIV版圣经翻译委员会成员马克·施特劳斯(Mark Strauss)指出,属灵职分的设立应以圣灵所赐的恩赐为基础,而非仅以性别为单一标准。他强调, 在 救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教会应超越文化传统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定型,致力于发掘每位信徒的恩赐与 呼召。71 对此,曾师从卡尔·巴特(Karl Barth)、自称“进步福音派 ”(progressive evangelical)的学 者唐纳德·布洛什(Donald G. Bloesch)也提出了一种平衡的见解,主张教会应既不屈从于现代文化的极端平权主义,也不陷于教条化的性别等级制度。72 他强调,圣灵的恩赐分配超越性别界限, 关键在于教会如何在正统神学指导下,智慧地辨识和应用这些恩赐。
这一神学架构在严格的互补主义与完全的平权主义之间开辟了一条中间路径。它既肯定性别在 功能上的区分,又尊崇圣灵在恩赐分配上的主权,避免将文化规范误认为是神学教义的绝对标准。
四、当代教会的实际应用
这种“温和互补主义 ”的立场在教会实践中逐渐成为不少教会采用的中间道路。这样的教会通常 主张由男性担任长老与主任牧师等具最终属灵权柄的职分,但在男性长老团队的监督与认可下, 女性可在主日讲道、带领查经、主持成人教育及事工培训等方面充分参与。这种结构试图兼顾圣经对 性别角色的区分与对属灵恩赐的尊重与释放。基纳( Keener)指出:在神学界限内赋予女性讲道与教导的空间,不仅能激发更多肢体的服事热情,也有助于教会维系一致的神学身份与治理秩序。73
在全球宣教与教会植堂运动中,女性事工的广泛参与更是不可忽视。许多女性担任植堂者、讲 员、圣经教师与属灵辅导者,尤其在资源稀缺或文化特殊的地区,更因牧养需求而承担属灵领导的 角色。历史经验也表明,在教会受逼迫、属灵复兴或边疆拓殖的关键时刻, 女性往往成为推动属灵 运动的重要推手。
五、存在的问题
在性别角色的神学争议中,温和互补主义(或称折衷主义)为教会提供了一个试图兼顾圣经权威、历史实践与当代处境的中间路径。此立场强调男性在属灵治理中的带领责任,同时也肯定女性在讲道、教导与多样事工中的积极参与。支持者认为,这种立场有助于缓解教会因性别角色分歧而产生的两极化张力,促使更多神所赐的恩赐得以释放,使基督的身体在真理与爱中共同成长。 然而,温和互补主义自身的缺欠和问题也较为突出。其「两边讨好」的特质常被平权主义批评 为未能真正突破对女性的结构性限制,被视为对性别平等的妥协;而传统互补主义者则认为此立场对圣经命令的执行过于宽松,掺杂了文化妥协与现实主义倾向,削弱了教会在性别秩序上的见证。 此外,温和互补主义在具体实践中也常陷入模糊与张力之中,例如如何界定女性讲道的权限、职分的边界,以及权柄与服事之间的平衡等。这些都显示出其在神学逻辑与教会操作上的持续挑战与不确定性。
67 Craig L. Blomberg, James R. Beck, eds., Two Views on Women in Ministry, Revised Edi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5), 329–332.
68 Linda Belleville, “Teaching and Usurping Authority,” in Two Views on Women in Ministry, 111–140.
69 Gordon D. Fee, Listening to the Spirit in the Text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0), 52–60.
70 Ortlund Jr., “Male-Female Equality and Male Headship: Genesis 1–3”, 86-87.
71 Mark L. Strauss, “Women in Ministry: A Balanced Perspective,” in Two Views on Women in Ministry, ed. James R. Beck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05), 134–136.
72 Donald G. Bloesch, The Church: Sacraments, Worship, Ministry, Mission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2), 129.
73 Craig S. Keener, Paul, Women and Wives: Marriage and Women,s Ministry in the Letters of Paul (Peabody: Hendrick- son, 1992), 194–200.
目 录
《女性牧职与讲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请微信联系:danyixin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