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复活 | 郭长老

在学习完今天的讲道后,希望大家能思考以下问题:
1.主耶稣的复活是否是一个客观事实?
2.相信主的复活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影响?

证道经文:马可福音16: 1-14

1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2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她们来到坟墓那里,3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滚开呢?”4那石头原来很大,她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滚开了。5她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甚惊恐。6那少年人对她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他的地方。7你们可以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说:‘他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正如他从前所告诉你们的。’”8她们就出来,从坟墓那里逃跑,又发抖,又惊奇,什么也不告诉人,因为她们害怕。9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10她去告诉那向来跟随耶稣的人,那时他们正哀恸哭泣。11他们听见耶稣活了,被马利亚看见,却是不信。12这事以后,门徒中间有两个人往乡下去。走路的时候,耶稣变了形像,向他们显现。13他们就去告诉其余的门徒,其余的门徒也是不信。14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

马可福音16: 1-14

证道大纲

一、复活的宣告(可16:1-8)

二、复活后的显现(可16:9-14)

三、耶稣复活的意义

引言

关于儒、释、道、耶的大意

  • 儒家:由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儒家思想强调仁、礼、义、智、信等价值观,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也称释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宣扬众生平等,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与觉悟,通过修行达到断尽一切烦恼的境界。
  • 道教: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等综合起来的产物。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人道合一为终极目标。
  • 基督教:简称基督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其基本教义包括耶稣基督的救赎、三位一体和原罪与救赎等。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伊斯兰教:简称伊斯兰,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强调一神论,信奉安拉(真主)的独一性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使命。伊斯兰教对中东和北非地区以及全球许多地方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耶稣基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依据。

《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4节,使徒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保罗坚信主耶稣的复活,并穷尽一生见证主的复活,传扬主的福音,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正是因为他在往大马士革的路上亲眼看见了向他显现的复活的主耶稣基督。保罗的一生不断地经历主复活的大能,他的信仰经历成为美好的见证,激励历世历代、千千万万的基督徒。

一、复活的宣告(可16:1-8)

1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2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她们来到坟墓那里。

马可福音16: 1-2
16:1	When the Sabbath was over, Mary Magdalene, Mary the mother of James, and Salome bought spices so that they might go to anoint Jesus' body.
16:2	Very early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just after sunrise, they were on their way to the tomb
  • 古时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是用香膏膏死人的身体,并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上。 
  • 过了安息日,安息日是在礼拜六日落时分即已结束。 
  • 买了香膏在安息日不作买卖,她们是在礼拜五日落以前就去买的。 
  • 要去膏耶稣的身体,可见她们并未期待主耶稣要复活。
  • 七日的第一日:犹太人以礼拜天为七日的第一日,新约信徒则把礼拜天叫作主日,是为了记念主耶稣的复活。

话中之光

  1. 主耶稣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象征基督的复活,带来一个新的开始;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
  2. 清早出太阳的时候,信徒甚么时候活在旧造里面,甚么时候就在黑夜的荫影里;甚么时候活在新造里面,甚么时候就有了属灵的天亮。
  3. 主是在受害的第三日复活(参太十六21;十七23;廿19)。而在神当初复造的工作里,也是在第三日长出生命来(参创一11~13);因此,主在第三日复活,象征神生命的彰显。
  4. 主说,我是复活,我也是生命(约十一25原文);复活不只表明祂是那生命的主(参徒三15),并且也显明生命吞灭死亡(林后四10~11;五4)。

3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滚开呢?”4那石头原来很大,她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滚开了。

马可福音16: 3-4
16:3	and they asked each other, "Who will roll the stone away from the entrance of the tomb?"
16:4	But when they looked up, they saw that the stone, which was very large, had been rolled away.
  • 当时富贵人的坟墓是一个由巨岩凿出来的石洞,有如一房间,内有石床、石桌、石椅,供亲人庐墓哀思之用;洞后方有一低矮长方形凹槽,供存放用香料熏过的尸身;石洞的入口处,则用饼状的大石挡住,大石底部嵌放在一条岩床所凿的轨槽内,须要身强力壮的人才能把大石滚开。
  • 爱主、事奉主,必定会遭遇许多的难处和阻碍(巨大的石头所象征的),但我们不必为此忧虑如何解决。
  • 石头已经滚开,挪开石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主耶稣能出来(因为祂没有这个需要),乃是为了让妇女们能够进去。
耶稣复活 | 郭长老

【最重的石头已被挪走】(Heaviest stone was roled away)

圣经成语。源出于《马太福音》第28章2节。耶稣被钉死后,一个名叫约瑟的亚利马太财主领走耶稣的身体,按犹太人的殡葬规矩,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放进自己在磐石里凿出的一座坟墓里,然后用大石板将墓门封好。但到第3天早晨,突然地动山摇,“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坐在上面”。这里的“石头”指耶稣坟墓门口的石头。沉重的石头挪走后,耶稣复活了。后来,西方人用“最重的石头已被挪走”表示最大的困难已被克服。

  • 石头已经滚开:象征复活的能力除去一切的障碍,使生命得以彰显出来。 
  • 当我们不避一切艰难困苦而挺身向前时,就会发现许多的难处早已被主挪开了。

5她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甚惊恐。6那少年人对她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他的地方。

马可福音16: 5-6
耶稣复活 | 郭长老
16:5	As they entered the tomb, they saw a young man dressed in a white robe sitting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y were alarmed.
16:6	"Don't be alarmed," he said. "You are looking for Jesus the Nazarene, who was crucified. He has risen! He is not here. See the place where they laid him.
  • 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这个少年人就是把墓口的大石头滚开的天使(参太廿八2)。主降生时有天使来传报大喜的信息(参路二10),主复活时也有天使来证实;两者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故有天上的使者来传报,也被地上的人所听见并看见。

话中之光

  1. 祂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祂虽经过坟墓,但坟墓并非祂的终点站;照样,我们虽然都要死,但死亡并非我们的终站。
  2. 坟墓如何不能扣留祂,死亡如何不能拘禁祂(参徒二24),信主的人也如何不能长久停留在死地;我们既已得着主复活的生命,就应当经常有生命吞灭死亡的经历。
  3. 基督若没有复活,我们所信和所传的便都是枉然。(林前十五14)

7你们可以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说:‘他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正如他从前所告诉你们的。’”8她们就出来,从坟墓那里逃跑,又发抖,又惊奇,什么也不告诉人,因为她们害怕。

马可福音16: 7-8
16:7 But go, tell his disciples and Peter, 'He is going ahead of you into Galilee. There you will see him, just as he told you.'"
16:8	Trembling and bewildered, the women went out and fled from the tomb. They said nothing to anyone, because they were afraid.
耶稣复活 | 郭长老
  • 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四卷福音书中,惟独马可福音记载了和彼得这句话,因为马可福音是由使徒彼得口授、马可笔录的;别人不会特别在意和彼得这三个字,但它们在彼得的耳中却是何等的安慰和鼓励。彼得刚在三天前失败跌倒,竟然三次否认主(参十四66~72),他所犯的错相当严重,恐怕主耶稣也将会不认他了(参太十33),想不到主在复活以后还特别提到他的名字,表示主完全饶恕并赦免了他。因此,事经多年以后,彼得在口述当时的情景时,仍不忘记和彼得这句恩言。
  • 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这是提醒门徒,主在逾越节晚餐后对他们所说的话:“…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可十四28)。

话中之光

  1. 像彼得这样严重的过错,都能得着主饶恕,我们的失败跌倒,也必能蒙主赦免;要紧的是跌倒了,要爬起来继续向前,而不可自暴自弃,以为主不要我们了! 
  2. 许多时候,越是软弱跌倒的信徒,主越是记挂着他们;当我们跌倒、无力亲近主时,要记得「和彼得」这句话──它也就是『和你』并『和我』!
  3. 复活的见证,使属主的人得着坚固并刚强(参林前十五58),并且也要引导我们遇见主自己;所以我们自己不但要竭力追求看见和经历复活的基督,并且还要为祂作复活的见证(参徒三15)。
  4. 复活的基督,乃是天使和人类共同的信息;天上、地上都当尽力传扬祂。
  5. 刚强的使徒们,竟也需要软弱的妇女们去给他们传递复活的信息──我们在教会中应该学习谦卑,虚心接受一般弟兄姊妹的属灵供应。
  6. 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主乃是像牧人走在羊群的前面;祂是我们的先锋,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
  7. 往加利利去 这位仆人救主在世开始尽职时,不在圣城耶路撒冷,而在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开始;如今在复活之后不去耶路撒冷,而去加利利,这表明祂完全弃绝了属地的犹太教,而将新约的救恩转给我们外邦人。

因为她们害怕

害怕的理由有三:

  1. 因为天使的面貌荣耀可畏(参太廿八3~4),使她们发抖。
  2. 因为所发生的事,非同寻常,使她们惊奇。
  3. 将此事告诉别人,恐怕会被斥为一派胡言 (参路廿四11)。

二、复活后的显现(可16:9-14)

9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10她去告诉那向来跟随耶稣的人,那时他们正哀恸哭泣。

马可福音16: 9-10
16:9 The most reliable early manuscripts and other ancient witnesses do not have Mark 16:9-20. When Jesus rose early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he appeared first to Mary Magdalene, out of whom he had driven seven demons.
16:10 She went and told those who had been with him and who were mourning and weeping.
  • 主复活以后,不是先向彼得、雅各、约翰等大门徒显现,而是先向软弱的、曾被七个鬼附着的马利亚显现;许多信徒常以为只有那些老资格、有名望的属灵前辈才有遇见主的经验,殊不知反而是一些看似平凡、不怎么起眼的信徒,他们却常遇见主。
  • 千万不要看不起幼稚和软弱的弟兄姊妹,有时候他们身上常有宝贵的属灵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主。
  • 主为甚么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呢?乃是因为她的爱(参约十四21):
    • 她因着爱主,就从加利利一路跟随祂,服事祂,并且一直跟到十字架下观看;
    • 主死后被安葬了,她是最后一个离开坟墓的人之一;
    • 人在安息日不能作甚么,而她是安息日过后第一个到达坟墓的人之一;
    • 别人看见空的坟墓,就都回去了,只有她一个人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就是她这种迫切爱主、思慕主的心,使得主不能不先向她显现。
  • 马利亚虽然因为无知,膏不到复活的基督,但主到底还是向她显现了。这说明真爱主的人,最容易认识主。我们虽然不比别人聪明,但若是专心爱主,主也会使我们认识祂。
耶稣复活 | 郭长老

11他们听见耶稣活了,被马利亚看见,却是不信。12这事以后,门徒中间有两个人往乡下去。走路的时候,耶稣变了形像,向他们显现。13他们就去告诉其余的门徒,其余的门徒也是不信。14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

马可福音16: 11-14
16:11 When they heard that Jesus was alive and that she had seen him, they did not believe it.
16:12 Afterward Jesus appeared in a different form to two of them while they were walking in the country.
16:13 These returned and reported it to the rest; but they did not believe them either.
16:14 Later Jesus appeared to the Eleven as they were eating; he rebuked them for their lack of faith and their stubborn refusal to believe those who had seen him after he had risen.
  • 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十二门徒中的加略人犹大此时已经自缢身亡(参太廿七5;徒一18)。 
  • 他们不信那些在祂复活以后看见祂的人,意即他们不信圣徒对主复活的见证。
    • 心里刚硬,乃是不信的主要原因。
    • 主耶稣责备那些门徒,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亲眼看见主,乃是因为他们不信看见主复活者的见证。因此,我们不可轻忽圣徒为基督所作的见证,以免受主责备。
耶稣复活 | 郭长老

三、耶稣复活的意义

保罗在这里思想着“若 ”这个问题。若耶稣没有复活的话,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若耶稣没有复活的话,那么人类历史便会出现六个具体的差异。

  • 第一、耶稣没有复活,所有的讲道都是白费时间。大家所听过或读过的所有信息,所有看过的基督教义书刊,所有从收音机里听过或电视上看过的福音广播,若耶稣没有复活的话,就都是在浪费时间。
  • 第二、若没有复活,所有基督教的信仰都是无用的。主日参加聚会,圣经研读小组,读经祷告,或甚至相信神会帮助我们,都沒有什么意义。这些活动都毫无价值,一点用处都没有。都只是在玩弄着宗教游戏。生命里只有苛刻、冷漠的现实,现在和将来都没有盼望。
  • 第三、复活若不是真的,那么使徒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子。他们应该被看作无耻的神棍,而不是可信的、值得尊重的诚实人。他们不只是假冒为善,更坏的是他们带领我们进入了黑暗和错谬。在这些事被传讲了二十个世纪之后,他们绝对当之无愧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子。保罗所说的就是这意思。使徒们把自己的名誉都押在耶稣死而复活的事实上;若没有复活一事,那么我们无可避免地要说他们是骗子。
  • 第四、更糟糕的是:若基督没有复活,那么我们所有的罪仍然在我们身上;我们也仍然活在罪中。也就是说就算有神存在,那么我们最终也要站在他面前交一生的帐。谁也无法逃避神对罪的公义审判。没有任何藏身之处,没有蒙怜悯的盼望,没有慈爱的基督对我们说,“我已经为你偿付了罪的代价;我已经取代了你罪人的地位;我爱你,为你舍己。”
  • 第五、保罗说,“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所有那些在基督里睡了的亲人,那些我们以为也盼望再见到的人,都再也见不着了。我们的儿女、父母、亲友,那些突然丧失了生命的人,那些我们在泪水中告别并期望某一天在荣耀里能再见面的人,都再也见不着了。只有可怕、无尽的寂静;他们都永远灭亡了。
  • 第六:“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当前的生活情况也改变了。我们得放弃自己的美梦,回到冷酷、自私、无聊、毫无喜乐、和黑暗的现实里。如果耶稣没有复活,我们曾经以为可以得释放;我们一度以为生命有更崇高的意义并因此曾经体验过的喜乐、平安、荣耀、和祝福,如今都幻灭了,失落了;使得世俗的黑暗变得更加深沉,我们的生命变得更为可怜。
耶稣复活 | 郭长老

复活的意义

一、主的复活成了初熟的果子

20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21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22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23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

林前15: 20-23

主耶稣基督的复活,使基督徒有确据相信将来我们也必从死里复活。基督的复活,也保证了每个基督徒将来都要复活。这宝贵的复活的应许,让神的儿女彻底胜过死亡的恐惧,对永生充满着盼望。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每一个信靠主的人,将来必与主同复活。所以,我们不再恐惧死亡,因为主已为我们预备了荣美的家乡。

二、复活的主成了得胜的王

“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

林前15:24-25

复活的基督已经建立了神圣的国度并作王掌权了。基督徒就是这神圣属灵国度里的子民,我们同尊基督为主为王。
复活的主作王,对基督徒有两方面重大的意义:
其一,我们得以坚强而自信地活着
主耶稣说,祂已胜过世界(参约16:33),胜过世俗一切的苦难。基督的受苦与复活,成为每一个基督徒面对苦难并战胜苦难的力量源泉。我们所处的是多灾多难的世界,地震、洪水、战争、瘟疫……世界亿万人们正处于恐慌、绝望当中。但基督徒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不会放弃希望,因为我们相信主是复活的主。诗歌《你坐着为王》这样唱道:“……你坐着为王,到永永远远,虽洪水翻腾我坚定仰望你……”我们的主复活了,我们与祂同享复活的生命。

其二,复活的大能让我们更加美好、圣洁地活。
主耶稣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并且从死里复活,彻底地断开了罪的捆锁,战胜死亡的权势,祂成为我们生命的王。“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罗5:21)“永生”原文意思是“永远的生命,复活的生命。”我们在主里得着了复活的生命,这新生命就像主耶稣一样美好、圣洁。《罗马书》六章,保罗讲到受洗归入基督,就是与主同死、同葬、同复活,所以我们要活出新生的样式,有美好、圣洁的生命见证。

三、主的复活征服了死亡的权势

主耶稣复活,给人类带来最大的喜讯就是战胜死亡。世人皆是死亡的奴仆,因为无人能逃避死亡的辖制,所以人们对死亡有两种情绪:1.无奈;2.恐惧。 “千古艰难惟一死”,形容人面对生死关头时,那种痛苦与挣扎的心境。但人们真正害怕的是死后的结局。《希伯来书》九章27节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可9:48)那是人的灵魂无法忍受的永刑。复活的主救我们脱离那死的绝境。基督徒虽然也会经历肉体的死,但灵魂却能进入基督永生的国度。

耶稣复活 | 郭长老

复活的意义

  1. 主借着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
  2. 神叫耶稣复活,向我们证明祂是神的儿子(徒十三33;诗二7)。
  3.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四25)。
  4. 基督若没有复活,我们便仍旧在罪里(林前十五17)。
  5. 基督是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基督既已复活,照样,在基督里的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十五20~23)。
  6. 信徒若不复活,就只在今生有指望,因此算是比世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9)。

感谢主,祂已经复活,得着权柄,征服死亡,也赐给我们复活的盼望、信心的确据和生命的力量。让我们齐来称颂并信靠复活的主。

问题与讨论

1.主耶稣的复活是否是一个客观事实?
2.相信主的复活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影响?

往期讲道戳👇

《耶稣复活 | 郭长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请微信联系:danyixinzhi。

(1)
上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上午1:40
下一篇 2024年6月12日 上午9:2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