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省思

苦难是必须的,却不是永久的;祂的义怒终必过去,但是祂的信实的爱和怜悯却永无止尽。所以我们才有盼望!
每早晨祂都赐下新的慈爱和怜悯。这是何等的应许!

先跟大家问好,shalom,平安。在这个情况下,我想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从神而来的平安。今天我想谈到疫情中的省思。我们在座的、在线上的大部分都是牧者、教会领袖、同工,所以我们的角色是什么?

讲员:庄祖鲲牧师
疫情中的省思

一、我们的角色

我觉得从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有双重角色,一个是祭司,一个是先知。

)祭司的角色

谈到祭司的角色,投影片的下一张就提到祭司是做什么。当然我们都知道祭司在做什么,不过瘟疫发生的时候,祭司在做什么?民数记16章里面这样记载,当时是因为可拉党的叛逆,有250个首领在会幕前争夺要做祭司,被神的火烧死。另外流便支派的几个人,神把地分开使他们活活地直坠地狱了。

这件事发生之后的第二天,百姓还没学到功课,还在抗争说是亚伦跟摩西两个人害得弟兄姐妹有一些人死了。就在抗争的时候,耶和华的怒气就发出来了,民数记的16章就记载了这件事情,46节到第48节,摩西对亚伦说,拿你的香炉,把坛上的火盛在其中,又加上香,快快带到会众那里,为他们赎罪。因为有忿怒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瘟疫已经发作了。亚伦照着摩西所说的拿来,跑到会中,不料,瘟疫在百姓中已经发作了。他就加上香,为百姓赎罪。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间,瘟疫就止住了。

疫情中的省思

以前我看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我就会想象一个电影,瘟疫好像沙尘暴一样从会幕当中发出来,碰到谁谁就会死。这时候摩西和亚伦赶快拿着祭司的香炉,就是会幕里的香炉,加上香炉里面的火,拿上香,用这个作为祷告也是一个赎罪,跑到会众当中。站在活人死人当中是什么意思?他好像挡在那里,力挽狂澜。在他的后面,瘟疫就被他挡住了,就活了,前面的都死了。你可以这样想象。

所以祭司的角色是什么?我们作为牧者,我们的角色一方面是祭司,一方面是先知。当时的亚伦年纪多少?至少八十几了吧,而且是可拉党叛逆时候恐怕不是出埃及刚开始的那几年,说不定是在后期,所以至少八十几岁的亚伦,很可能到了末期的话就跟摩西差不多120岁了。那时候这么年老的亚伦在那种情况下,摩西告诉他,他就必须赶快地赶快跑到香炉那里去,八十几岁的老头赶快跑进去拿香炉盛上火,赶快跑出来。为什么?因为一分钟就要死多少人。我不知道这个来回多少时间,但是圣经上写了,死了14000人。我想可能没有一小时,短短的几十分钟而已,上万人就死了。所以他跑去拿这个,然后他站在活人死人当中,换句话说,他就把神的愤怒挡住了,瘟疫就停了。他是力挽狂澜,他就变成一个中保,生死之间。

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姐妹,我们作为教会的领袖,其实都有一点像祭司的角色。我们是神与人当中的一个媒介,或者说中保。亚伦在做什么?他拿了香炉,说是赎罪,其实那个香炉本来就是祷告用的。会幕中献祭的那个祭坛在外面,他从香炉拿火,那就是一个祷告,是在做赎罪方面的一个祷告。他这方面好像预表耶稣基督成为赎罪祭,把神的咒诅挡在那里。所以你可以想一下,我们是祭司,有一个角色就是成为神和人当中的中保。

(二)先知的角色

我们同时也是先知。先知又做什么了?

疫情中的省思

先知阿摩司做过一个祷告,阿摩司书第七章这样说,主耶和华指示我一件事情,为王割菜的时候,春季作物要发芽的时候,主告诉我说,有一群蝗虫是主预备的,因为审判要从神那里来,这蝗虫要吃尽那地的农作物。我就说,主耶和华,求你赦免,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转意,说这灾可以免了。和合本翻译是,耶和华就后悔,但是比较好的翻译是回心转意。第4节,耶和华又指示我一件事,他要命火来惩罚以色列,火就吞灭深渊,险些将地烧灭。我就说,主耶和华,求你止息,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转意,这灾也可免了。所以,阿摩司两次的祷告都是雅各微弱,耶和华就转意,这个灾就过去了。

下一张就提到,其实我们作为先知的角色,是一个时代的守望者。守望者就必须要有属灵的洞察力,知道一些事情。因此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阿摩司已经先看到,他就听警告。当神告诉他说会有蝗虫的灾,还有烈火来刑罚以色列的时候,阿摩司作为先知也代表百姓向神呼求。他怎么呼求呢?雅各微弱,或者说受不起这么大的灾。但是很稀奇的是,神居然听了,就回心转意。

我不知道我们当中的弟兄姐妹的神学立场是哪一派。如果你是加尔文派,那不可能,神的主权谁也挡不住,神居然好像会听祷告,神听了这个祷告好像真的就转意了。当然我们在这里先不争论加尔文派和亚米念派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圣经上不止一次,当人做出回应的时候,神真的会转意。包括先知约拿的时候,他去传福音,结果尼尼微城的人从王到下面所有的百姓全部悔改。耶和华本来是宣布40天后要毁灭尼尼微,神就改变主意,没有毁灭。好几次,神似乎会转变他的心意。在这个情况之下,对我们的提醒就是,不管你从神学的立场看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到底怎么样,这是一个属于神的奥秘。神所定意的事情,人是不可能挽回的,但是似乎神又留下一个空间,当我们对神有正确的回应的时候,神是会改变心意的。那因此提醒我们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们需要祷告。就像阿摩司一样,神听了他祷告,两次他呼求说雅各微弱,神就转意,这个灾就免了。所以今天不是我们有任何的资格要求神改变,而完全是神的恩典和怜悯。

我们代求者,是时代守望者,也是代祷者,我们要提出这样一种祷告,而且神会聆听我们的祷告。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我们固然抓住神的恩典和怜悯,先知也是需要斥责罪恶的。单单从阿摩司书来看,阿摩斯书第一章和第二章,他一再地警告,他一口气列出八个国家,包括摩押、亚扪、推罗、西顿,后来包括以色列、包犹大。一再地说,你们三番四次地犯罪,所以我一定不饶恕,然后神又降火在他们的宫殿。所以阿摩司书开头是用这样警告的口吻来斥责罪恶,即便到了第七章,我们刚刚所读的,把两个灾免了,蝗虫的灾免了,烈火的灾免了,可是到第三个的时候,第七章如果你往下读的话呢,第三个灾有个准绳的灾,这个准绳的灾没有免,这代表神的公义。准绳的灾是怎么样的灾,是用什么方式来刑罚,我们不知道,但是准绳代表神的公义,所以这个是不能免的。

所以你可以了解,神是有恩典和怜悯,但并不代表神可以忽略他另外一个本性,就是公义。所以神的审判有时候不可避免,就是因为人的这个罪恶,神必须审判。审判是不能免的,处罚是不能免的,我们只能祈求什么呢,好像耶利米书第十章所说的,从宽惩治。这是神的怜悯。不惩治不可能,但是从宽惩治。

哈巴谷书中,当哈巴谷知道以色列的罪恶的时候,他在祷告的过程中,神就启示说,神要借着迦勒底,也就是巴比伦来毁灭他们的时候,哈巴谷是无法想象的,巴比伦是非常残酷的,怎么会用他们来管教呢?到最后的时候,第三章哈巴谷的祷告就说,神公义的审判是合情合理的,那怎么办?哈巴谷的祷告说,耶和华在你发出你的义怒的时候,仍然以怜悯为念。他不能说,你不可以降灾,因为审判不可避免。就跟耶利米的祷告一样,从宽惩治。

疫情中的省思

所以我们必须有这样一个认识和了解,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这个灾难当中、瘟疫当中,不一定是哪个个人犯了什么罪?从亚当以来,人类集体的罪恶本身就是一个。好像我们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避免这样的审判,但是也不是只有集体性的、某一个时间的。事实上,我们个人也好,全民都在罪恶之中,所以我们必须反省检讨我们有什么需要在神的面前认罪。

耶利米哀歌第三章提到说,我们需要真正深切的悔改、省察,才能够到神的面前来。这次瘟疫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好好地省察我们有没有任何隐而未现的罪,包括个人的,包括教会的。我想中国教会过去这么多年是有很大的成长,在量的方面。可是教会的素质方面,恐怕不见得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教会中的确有很多人好像想存着一种在神面前要得好处的心理来的,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政治的压力,瘟疫的事情,很多人可能就软弱了,跌倒了,逃之夭夭了。这些我们都要在神面前深切地省察,求神的怜悯。

疫情中的省思

二、历史上的瘟疫

(一)罗马城瘟疫

下一张我就提到一些除了圣经以外,历史上很多时候碰到像这样的瘟疫。那时候瘟疫的时候,教会怎么回应的呢?譬如说在第二、第三世纪,就是君士坦丁让基督教合法化之前,教会还在逼迫当中,那个时候初期教会就发生过好几次规模很大的瘟疫,其中有两次就发生在罗马。那时候罗马城的人口伤亡1/3~1/4,数以万计。我们现在觉得死掉几千个人已经不得了了,当时的瘟疫非常厉害。

《基督教的兴起》这本书中,作者就提到当时罗马城瘟疫爆发的时候,基督徒的反应跟一般人的反应非常不一样。一般人当然是害怕,死亡比例太高了。所以在当时发生什么情况呢?比如有一个人生了病还没死,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邻居,就把这个人就扔在街上,碰都不敢碰他,这个人就丢在这里没人管了,最后当然是死了。这个死可能是病死的,但也可能是饿死的。他可能还有机会的,但就已经被抛弃了。基督徒反而把这些病人接回家去,可能最后他还是病死了,甚至接待他的人可能也传染就死了。但基督徒所做的是完全相反的事情,事后结果发生什么事情呢,他们就发现基督徒住的区域死亡率比较低。

当然有些人说,是不是神行了神迹,病就好了。但另外一个可能性就跟这次的新冠肺炎一样,新冠肺炎其实我们现在知道了,死亡率大概在5%以下。在世界各国来看,意大利最高,超过10%,那是因为他们大部分患病的都是老人。所以一般来讲死亡率在1%~5%之间。不管怎么说,80%以上是轻微的,甚至不会住院,有些住院的也不一定会死。这些轻微的病人其实是还可以的,但是在当时罗马的瘟疫的时候,一有病所有人就吓倒了,就把他丢掉了。所以基督徒社区死亡率低的一种原因是,那些人得病后被照顾,最后就好了,他抵抗力好了,所以他就好了。所以不一定是神把他医治好的,但是不管是神迹奇事的医治,或者因为照顾好。

疫情中的省思

总而言之,事实就是基督徒住的区域死亡率比较低,别的区域死亡率很高。加上基督徒冒着生命危险去照顾、接待这些病人,见证很好。所以这个结果就变成,瘟疫过后,大家对基督徒的印象就是这些有爱心的见证等等,就从不是基督徒变成基督徒,信主的人增加了一些。还有,因为非基督徒的区域死亡率很高,所以罗马城里面基督徒的比例增加,一种是有些人信主了,另一种就是不是基督徒的人死了很多,基督徒活的比较多,所以比例就变了。

(二)维滕堡瘟疫

另外一个时期就是马丁路德时期,这个时期也发生过一次很大的瘟疫。1527年,宗教改革之后十年,那次瘟疫在德国非常厉害,包括马丁路德住的维滕堡。那时候他周围教会很多人,还有当时维滕堡的城主,就是一个德国的诸侯,要马丁路德离开。马丁路德没有离开,他留在那里,这个代价是什么,他女儿死了在这场瘟疫中死了。当时也有很多人问他,基督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应该逃到安全的地方去,还是要留在那里。马丁路德给了他们三个原则,我觉得这三个原则对我们今天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他说基督徒应该留在他的岗位上。如果你是牧师,你有羊群要照顾,你不能走。你是医务人员,你不该走。第三种,政府官员不能走,这个城里面所有事情你要管。

第二个他就提到说,对每个基督徒来讲,我们有我们的职责。你有你的职责在身,你必须冒着危险,所以你的心要转向十字架,随时准备好面对死亡。有可能留着结果会死,不是闹着玩的,但是你要准备好。如果你没有特别的职责要留在这个岗位,如果你要走,可以走。所以他并不是说基督徒都不能走,像医护人员、牧师等等,你有这个职责在身的话你就不应该走,其他人要走是可以的,并不算犯罪。

第三个马丁路德的提议就是不要自杀,也不要莽撞地去伤害别人。譬如说我故意不穿防护衣,然后去传染别人。你不要这样子,不要去伤害别人,也不要故意伤害自己。不要试探神,什么叫试探神呢?有些人就是说,放心,上帝会保护我,我照常聚会,感染就感染,我们不会死,这叫做试探神。你不要试探神,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使别人受伤害。我感觉这三个原则对我们今天也很有用。

疫情中的省思

(三)伦敦瘟疫

第三次是更晚一点的是英国司布真牧师在伦敦的时候,那时候他刚刚去伦敦的教会。他才20岁,他从乡下来的,然后就发生一个大瘟疫,那次也死了很多人。他倒没有提到说基督徒该怎么样,但在那段时间传福音布道的时候果效特别好,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面临生与死的挣扎。每个人都知道,说不定就活不到明天了。所以他说,每次他传福音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注意,而且果效非常好。

我记得好几年前碰到一个弟兄,十几年前SARS发生的时候他就在北京。他感染了SARS,当时他就被送到一个医院,我不知道是不是汤山医院,反正就像这次的火神山那样。那边送进去以后,基本当时的做法是送进去以后只给你吃的,没有医药。换句话说,送进去的几乎大部分都死了,果然没有错。他后来活着出来做见证,说去的人当中一大半都死在里面,进去以后每个人都觉得完了,我要死了。神的恩典,他倒没事,他可以在病房走来走去。当时也没人管了,医务人员基本上全部撤除,除了给你吃的以外,服务人员以外,没有医药,没有医生,没有护士。他就是每一个房间去串门传福音,真的果效特别好。每个人都觉得我大概就完了,谈到福音的时候,没有人跟你说,忙,没空。每个人都重新在想,如果我死了,我去哪儿。

疫情中的省思

所以弟兄姐妹,这个时机往往是传福音很重要的时机,抓住这个机会。司布真的经验就是说这个时候是传福音最好的时候,所以要抓住机会传福音。在这个瘟疫横行的时候,我鼓励弟兄姐妹在你能够接触到的范围之内,不管用任何方式,不一定要到他家去,我们现在用各种方式来传福音,不要忘掉这个传福音的机会。的确对那个人来讲,很可能是他一生最后一次机会了。

疫情中的省思

三、我们的盼望

最后我们谈到结论。在整个瘟疫过程中,我觉得神还是给我们恩典的。所以我读到耶利米哀歌第三章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个安慰。耶利米这样说,我想起这个事,心里就有指望。我们不至于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因为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信实极其广大。其实以前我读跟这次读有一点区别,23节,每早晨这都是新的,我以前读每次都把它跟前面切开来,就是每早晨神给我新的一天、新的工作。其实上下文读起来就知道不是,它整个是哀歌。哀歌是什么,当时耶路撒冷毁灭了,整个哀歌前面几章读起来的时候就是凄凄惨惨的,在这种情况下哪有希望。但是3章21节说,我想起这个事,心里就有指望。为什么有指望?因为我们不至于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这个慈爱就是信实的爱或者立约的爱,因为耶和华的慈爱、怜悯不至于断绝,每早晨都是新的,你的信实极其广大。什么东西是新的?每天你给我新的慈爱,新的怜悯,这不会断绝。所以不是只是新的一天,是神给我们新的慈爱、新的怜悯来面对新的一天的挑战。神是信实的,所以我就有希望。

疫情中的省思

因此在最后的时候,在面临这些灾难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盼望呢?因为先知除了斥责罪恶和代祷以外,另外一个使命就是要传递希望,传递盼望的信息。可是在无可指望的时候,你有什么盼望呢?先知的盼望不是一种盲目的信心,盲目的自信属于自我催眠的说法,中国大陆就是所谓的阿Q精神。我们不是这样,我们的盼望是因为我们对神本性有一个认识。神的本性是什么?他是公义,他是慈爱。希伯来语神的慈爱是“何赛德”。神的爱其实是信实的,是立约的爱,所以那个字叫信实的爱,翻译成慈爱。神本性中的公义跟慈爱其实是两个结合在一起的,公义中就包含着慈爱。而且这种所谓的信实的爱,是一种恒久的、坚持不变的爱。所以神对我们的爱是坚持不变,而且是恒久的。为什么我们还有希望,为什么还有安慰,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神有信实的爱,所以我们可以相信这个苦难是必须的,却不是永久的;祂的义怒终必过去,但是祂的信实的爱和怜悯却永无止尽。所以我们才有盼望!每早晨祂都赐下新的慈爱和怜悯。这是何等的应许!

疫情中的省思

讲员 | 庄祖鲲牧师

文字 | 星球

校对 | 小余

排版 | 小恩

《疫情中的省思》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9)
上一篇 2021年9月13日 下午8:11
下一篇 2021年9月19日 下午7:39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