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驴驹
宁威亚老牧师一生在香港、台湾、美国服事主的教会,年老时还每年回中国大陆传福音宣教。他的一句名言:“我是一个小驴驹,情愿被主使用”。

荣入圣城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2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3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4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5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做什么?」 6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7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8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9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10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11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马可福音11: 1-11
马可记载本段经文结构划分:
- 耶稣差门徒备驴驹 V.1-6
- 耶稣基督荣入圣城 V.7-11
本次讲道“荣入圣城”将以马可的叙述为主线,并参照另外三卷福音书,分成以下三个部分来讲:
- 主必预备 V.1-6
- 君王来临 (路19: 37;约12: 16-18)
- 圣民欢呼 V.7-11
一、主必预备(V.1-6)
在第一部分“主必预备”中,我们可以分两个部分分享:
(一)耶稣的吩咐 V.1-3
(二)门徒的行动 V.4-6
(一)耶稣的吩咐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2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3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马可福音 11: 1-3
- 地理:耶路撒冷之旅的终点之前

《塔木德》记载,伯法其位于耶路撒冷城附近,在安息日可走的范围内(2000肘,约一千米)。

有一座山,名叫橄榄山,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
使徒行传1: 12a
- 叙事线:耶稣基督将受十字架之苦

- 时间线:受难前最后一周的第一天

- 四福音平行经文:
马太福音21: 1-11
路加福音19: 28-40
约翰福音12: 12-19
马太和约翰都引用了撒迦利亚先知的弥赛亚“君王预言”:
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
撒迦利亚书9: 9
君王弥赛亚的特征:1.公义的王。2.施行拯救的主。但是悖论的是,祂竟然骑着驴驹,而非战马而来。
先知提前五百多年看到了“和平之君”的图像。

“两两”门徒的差派模式: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鬼;
马可福音6: 7
这事以后,主又设立七十个人,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在他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
路加福音10: 1
(二)门徒的行动
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5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做什么?」 6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马可福音11: 4-6
圣经中上帝预备(耶和华以勒)的例子:
- 亚伯拉罕献以撒神预备的羔羊(创22章)
- 上帝安排乌鸦供养以利亚(王上17:4)
- 耶稣基督复活后为门徒预备烤鱼(约21章)
- 为保罗祷告的亚拿尼亚(徒9章)
- ……
应用
“上帝的预备”提醒我们,简单顺服主的话语而行的宝贵。有哪些话非常触动你的心,但你还没有行动呢?
二、君王来临(路19: 37;约12: 16-18)
将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榄山的时候,众门徒因所见过的一切异能,都欢乐起来,大声赞美 神, 38说: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路加福音19: 37
- 门徒并没有意识到:“受苦的弥赛亚”
- 因能力和恩惠而赞美主:“荣耀的弥赛亚”
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才想起这话是指着他写的,并且众人果然向他这样行了。 17当耶稣呼唤拉撒路,叫他从死复活出坟墓的时候,同耶稣在那里的众人就作见证。 18众人因听见耶稣行了这神迹,就去迎接他。
约翰福音12: 16-18
- 门徒不明白众人的呐喊
- “拉撒路”复活是众人欢呼迎接他的原因。人们关注的仍然是今世。
但这位君王不是靠着让别人死的“血酬定律”建立祂的王朝,而是藉着自己的流血牺牲,使人心归向上帝。他是永恒的君王。

三、圣民欢呼 V.7-11
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8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9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10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11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马可福音11: 7-11
(一)门徒将自己的衣服奉献
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马可福音11: 7
- 以衣服当“马鞍”
- 主没有拒绝门徒的奉献
(二)群众用衣服和树枝铺地
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马可福音11: 8
- 群众用衣服当做地毯奉献给耶稣
- 小树枝铺地,可以防止灰尘,也是一种欢迎重要朝圣者的仪式。
(三)欢呼的话语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10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马可福音11: 9, 10
- 和散那:求救之意。此处为赞美的意思。
- 我祖大卫之国:凯旋得胜之意。地上的国度/以色列国/民族的复兴。
路加的记载中还有一句: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这呐喊的群众与几天后同样呐喊“钉祂十字架”的群众是同一群人吗?我们不晓得。如果是的话,那将是非常吊诡、反讽的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使他们的期待被推上了高山,却又掉到了低谷?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24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25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约翰福音2: 23-25
耶稣这次接受了人的欢迎、称颂,虽门徒目前无人真信“受苦的弥赛亚”,但耶稣仍然接受了,祂的接受既是完成圣经的预言,也是对不完美人间的“不完全的信心”的怜悯和慈爱。
- 祂悦纳我们在“软弱”之中的祷告。
- 祂悦纳我们在“小信”当中的赞美。
- 祂悦纳我们在“残缺”之中的服事。
- 祂悦纳我们在“无力”之中的忍耐。
耶稣认识我们,爱我们,喜悦祂的圣民(大孩子/小孩子)来感谢祂、称颂祂与祂相交。
应用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罪不配不能信主?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还不够格能受洗?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生命不好还不能服事主?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各方面还不够把自己奉献?

我们从以上三个部分 “主必预备” 、 “君王来临” 和“圣民欢呼”分享了“荣入圣城”的信息,挑战弟兄姊妹相信上帝的预备,并在“不完全”之中凭着信心往前迈出一小步。
愿恩主赐福给大家,认出这位“和平的君王”!
《荣入圣城|可11: 1-11》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请微信联系:danyixin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