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象, 3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 4忽然,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并且和耶稣说话。 5彼得对耶稣说:「拉比,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6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 7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8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 9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10门徒将这话存记在心,彼此议论「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 11他们就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12耶稣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复兴万事;经上不是指着人子说,他要受许多的苦被人轻慢呢? 13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他们也任意待他,正如经上所指着他的话。」
马可福音9: 2-13
亲眼见过祂的威荣
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 17他从父 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彼得后书1: 16, 17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Raphael 1483-1520)名画《登山变像》(《基督显灵》)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宽约3米,高约4米3,分成上下两部分,描绘山上和山下的情景。

平行经文:
(一)太17: 1-13
(二)路9: 28-36
经文脉络

一、山下与山上
- 第一次受难预言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32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
马可福音8: 31, 32
这是耶稣第一次预言受难,以及门徒第一次不恰当的反应。
- 论作门徒的代价
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3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马可福音8: 34, 35
- 沉默的六天
马可福音9章2节“过了六天”, 路加福音9章28节 “约有八天” 。不少解经家认为,马可是掐头去尾,把离开的一天和到达的一天没有算进去,所以是六天。
这六天当中,门徒对耶稣所说的“受难预言”及“作门徒的代价”的教导经历疑惑与挣扎。
- 山下“受难”预言太过沉重,需要到山上看到主的荣耀,增加信心。
- 开门徒的眼睛
- 鼓励安慰门徒
- 预备门徒明白作门徒代价的涵义
应用一:
你是否已经被山下纷扰烦乱的事务压得喘不过气来?该拿出时间上山祷告、退修了。
二、显荣与回应
路加用“他的面貌变得不同”(希腊文heteros)来描述此事。因其写作对象是外邦人,故避免使用当时流行“封神”的异教世界的词汇。
马可和马太则使用“变了形像”(metemorphothe)一词原原本本地描述登山显荣一事。
这个事件在德文中有一个非常优美的名称:“耶稣显荣”(die VerkLarung)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象,
马可福音9: 2

登山变相的地方在是在海拔2794米的黑门山。

- 彼得雅各和约翰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 10他们看见以色列的 神,他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
出埃及记24: 9, 10
- 上山去祷告
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
路加福音9: 28
路加直接指出上山的原因:亲近神。
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
马可福音9: 3
马可强调“洁白”(Dazzling white),路加强调“放光”(As bright as a flash of lightning),而马太强调“明亮”与“洁白”。
洁白:反义词为“污秽黑暗”。
- 与摩西在西奈山上产生对比: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出埃及记24: 17
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奈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出埃及记34: 29
忽然,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并且和耶稣说话。
马可福音9: 4
- 以利亚
- 摩西
- 马可福音用春秋笔法,记述简略,没有提谈话内容。但路加却清楚记载谈话内容。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 31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
路加福音9: 31
- 去世(exodon),就是出埃及记的EXODOS,这个词是“出埃及”的专有名词,
- 路加用此词说明钉十字架的重要。耶稣与摩西一样:将人从捆绑和奴役中解救出来,但这次却是关乎灵魂的永恒救赎。
- 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文献也常把“义人的苦难与得救与古时出埃及上帝的拯救工作”关联(所罗门智训3: 1-3)
- 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
彼得对耶稣说:「拉比,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6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
马可福音9: 5, 6
路加则记载了事件的一些细节:
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见耶稣的荣光,并同他站着的那两个人。
路加福音9: 32
而且路加说明,彼得他们惧怕的原因是:
说这话的时候,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他们进入云彩里就惧怕。
路加福音9: 34
- 彼得的不恰当回应
- 只看见了主的荣光,没有听到耶稣与摩西以利亚交谈的内容。
- 因此不明白登山显荣的意义。
- 彼得再次有不恰当的回应。
彼得不恰当的回应是在面对重大而又测不透的事时人的第一反应,这使我们想起诗篇131: 1节的经文:
耶和华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诗篇131: 1
应用二:
对于一些重大而测不透的事情,在言语和行动上要谨慎,不要犯虎。
三、圣父与圣子
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8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
马可福音9: 7, 8
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他。」
路加福音9: 35
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马太福音17: 5
旧约弥赛亚对应经文: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以赛亚书42: 1
耶和华-你的 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 16正如你在何烈山大会的日子求耶和华-你 神一切的话,说:『求你不再叫我听见耶和华-我 神的声音,也不再叫我看见这大火,免得我死亡。』 17耶和华就对我说:『他们所说的是。 18我必在他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
申命记18: 15-18
- 荣耀圣子进入苦难的世界
马可和路加都以“天上的声音”开始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工(受洗时父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可1: 11,路3: 22)),同时以“天上的声音”开始到耶路撒冷的受难之旅“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可8: 7;路9: 35)。
此后,马可整个叙事强调的不再是耶稣的权柄和荣耀,而是耶稣要受的苦难。
- 父与子
约翰福音关于“三一论”的论述,帮助我们理解:
我是为自己作见证,还有差我来的父也是为我作见证。」
约翰福音8: 18
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 神。
约翰福音8: 54
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
约翰福音10: 15
四、先锋与主角
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 9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10门徒将这话存记在心,彼此议论「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 11他们就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12耶稣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复兴万事;经上不是指着人子说,他要受许多的苦被人轻慢呢? 13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他们也任意待他,正如经上所指着他的话。」
马可福音9: 8-13
- 旧约结束的预言
「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 6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
玛拉基书4: 5, 6
- 耶稣再次提醒门徒“受苦的弥赛亚”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以赛亚书53: 3
关注点不应在伴郎身上,而应在新郎身上。
应用三:
所有的属灵伟人,信仰名人等都是上帝的仆役,只需要合乎中道地看待,不应当被高举。
我们今天的讲道从”山下与山上”,”显荣与回应”,”圣父与圣子”,”先锋与主角”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阐述“亲眼见过祂的威荣”的证道主题。
今天的讲道有三个应用:
一、你是否该拿出时间上山祷告、退修了?
二、重大而测不透的事,在言语和行动上要谨慎,不要范虎。
三、合乎中道地看待属灵伟人、信仰名人。
《亲眼见过祂的威荣|可9: 2-13》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请微信联系:danyixin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