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德维,道学硕士,美国家庭研究委员会圣经世界观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和撰写关于生命、人类性关系、宗教自由的文章,以及圣经世界观的相关问题。目前,柯德维正在西南浸信会神学院修读基督教伦理学博士学位。
特别感谢葛若兰女士提供的编辑支持。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你知道自己的世界观是什么吗?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或多或少地思考过生命的意义。问题如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我们的世界问题何在?
●是否仍有希望吗?
●万物的结局如何?
我们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构成我们的“世界观”,也就是一套塑造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基本信念和确信。在《带你认识世界观》一书中,读者将学到:
●什么是世界观。
●为什么拥有一套完整、一贯的世界观很重要。
●当今最著名的世界观如何回答人生中最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圣经的世界观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最令人满意的答案。
●如何建立符合圣经的世界观
目录
世界观简史
定义世界观
每种世界观都要回答的问题
五种主要的世界观
大问题 1:我们为何在这里?
大问题 2:我们的问题何在?
大问题 3:是否仍有希望?
大问题 4:万物的结局如何?
混合主义:美国最主要的世界观
支持圣经世界观的四种证据
美国与教会的世界观现状
建立符合圣经的世界观
圣经世界观的根基
结论
说明
带你认识世界观
完善你看待万事的视角
柯德维 著 陈知纲 译
人人都有一套基本的信念和确信,这些信念和确信就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把这套信念称为“世界观。”由《圣经》中的信条塑造的世界观可以称为“圣经的世界观。”
本出版物旨在帮助您了解什么是世界观,以及为什么拥有一套完整、一致的世界观这件事很重要。以下是要探讨的内容:
- 简要探讨当今一些最著名的世界观,以及每种世界观如何回答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
- 生命的起源和目的,
- 恶的存在
- 希望的本质,以及
- 死后会发生什么。
- 用实例来说明为什么《圣经》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最合理、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 分析美国和教会的世界观现状。
- 对乔治•巴纳 (George Barna) 为之辩护的“圣经世界观七大基石”的内容(即,基督教的基本信条,若接受了这些信条,就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发展出合乎圣经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和可能性”)做出一定总结。 1
世界观简史
我们的世界观组织、规范并确立了我们对一切事物的信念。
尽管人类自有史以来就已经有了各种世界观,但“世界观”一词却是相对比较新鲜的事物。它是在一场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之间兴起的称为德国浪漫主义的运动中起源的。这个词源于德语 Weltanschauung,是由 Welt(世界)和 Anschauung(观点)组合而成的。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年)于1790 年首次使用了这个词,用它来指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一代人之后, 丹麦哲学家索伦• 祁克果 (Søren Kierkegaard,1813- 1855 年)用世界观来指支撑一个人自我认识的基本观点。克尔凯郭尔认为,世界观统一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2
大约在19世纪末,基督教思想家在解释和捍卫自己的信仰时,开始使用世界观一词。最早使用世界观这个词的是詹姆斯•奥尔(James Orr, 1844-1913年)和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 1837-1920年)。奥尔是一位长老会牧师和教授,他认为基督教以融贯的、系统的方式来处理人类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凯波尔,是一位加尔文宗神学家,曾担任过荷兰首相,相信加尔文宗的基督教尤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世界观,因为它解决了“所有人类存在的三个基本关系:[就是说],我们与上帝、与人类还有与世界的关系”。3 简而言之,两个人都认为,基督教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实在观(View of Reality)。他们从基督教角度来看待世界的方法被其他思想家带入了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其中包括弗朗西斯•薛华(Francis Schaeffer,1912-1984 年)、卡尔•亨利(Carl F. H. Henry,1913-2003 年)和查尔斯•寇尔森(Charles Colson,1931-2012 年)等人。
定义世界观
根据研究人员乔治•巴纳(George Barna)的说法,世界观是“智力、道德、情感和灵性的过滤器”,我们通过它来理解、解释和回应我们所经历的各种现实。4 换句话说, 我们的世界观组织、规范和确立了我们对一切事物的信念。
同样道理,基督教作家、护教学家、校园出版社(IVP) 前编辑詹姆斯•西尔(James Sire)说:
世界观是一种承诺,是人内心的一种基本取向,可以表现为一个故事,也可以表现为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 持有的一系列预设(可能是真实、部分真实或完全虚假 的假设)。这为我们的生活、行动和存在提供了基础。5
按照西尔的观点,一种世界观通常包括一个人对现实的最基本承诺和取向。世界观是我们的预设,是我们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的视角。
下面是一些需要牢记的世界观的重要特征:
- 世界观是包罗万象的
世界观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性的或理性的活动;它包括了我们对生活的全部看法,包括我们所热爱和崇拜的事物。世界观既关乎人的头脑,也关乎人的心灵。 - 世界观塑造人的价值观和行为
人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世界观来生活和行事,即使这种世界观是在潜意识中形成的,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形成的。即使没有花太多时间来思考自己信仰为何物的人,也会根据自己的某些假设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些假设会影响价值观, 而价值观又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 一个人的世界观并不总是逻辑上一致的,或在应用时是一致的
许多人持守的世界观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例如,2021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只有百分之一的美国人将后现代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但是,有 62% 的人认同“拥有信仰比拥有哪种信仰更重要”的后现代思想。根据乔治•巴纳《盘点美国的世界观》(American Worldview Inventory)一书的观点,甚至有 42% 采取符合圣经之世界观的人也告诉 研究人员说:他们认同这种包容性的宗教思想(尽管《约翰 福音》 14:6节 和《使徒行传》 4:12节 的教导说,救恩的道路只有一条)。同样,有52% 获得高分足以称为拥有圣经世界观的人,仍会从根本上认为人性“基本上是善的”,这 与《圣经》中关于亚当夏娃堕落和原罪的基本教义相矛盾的。
此外,即使一个人拥有逻辑上一致的信念,他也不一定能始终如一地运用这些信念。
例如,虽然一个内在道德标准很高的人会认为作弊是错误的,但他却可能会说服自己相信在特定的情况下作弊是合理的,特别是如果他怀疑有人先欺骗了他,更是如此。
每种世界观都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曾在某些时候对生命意义的某些问题有过纠结。这些问题包括:
- 我们为何在这里?
- 我们世界的问题何在?
- 是否仍有希望?
- 万物的结局如何?
尽管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特点,但许多人却无 法用足够长的时间去坚持思考它,从而得出有意义和一致的答案。我们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节奏和各种需求干扰,无法充分思考这一切目的。通常,生活中关于目的、意义和现实 的重大问题并不会让我们感到紧迫,除非到了某种情况打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或某种危机导致我们去重新思考我们之 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才会引起我们注意。然而,由于这些问题构成了各种世界观的框架,它们值得我们关注和认真思考。
《带你认识世界观》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