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示巴到耶路撒冷——我们站立在此 | 郭易君牧师

在这短暂而又黑暗的世代中,惟有复活的主,得胜的君王是我们永远地盼望!
在风浪之中,祂给我们勇气;在征战之中,祂给我们能力;在敌人面前,祂给我们爱……
这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立场,我们站立在此!

六、教会作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家庭教会历来持守和看重

在面对三自运动时,中国的一些前辈继承新教的传统,主张政教分立;本于圣经,为了良心自由和信仰自由,选择不加入三自。我们所熟知的早期家庭教会领袖有:王明道(1900-1991)、袁相忱(1914-2005)、谢模善(1918-2011)、林献羔(1924-2003)、杨心斐(1928-2011)……在信仰追溯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会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在最私密的空间彰显基督最公共的荣耀”,更是历史、神学、灵性和生活方式的叙述和表达 48。从神学方面,家庭教会在救恩论、基督论、教会论、圣灵论、末世论、宣教神学等方面,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会看重上帝纯全的话语。无论世界怎么改变,上帝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诗119:89)。家庭教会的前辈以及当下的牧者看重按照《圣经》本来的意思宣讲圣道,不会因为外来的压力而扭曲《圣经》的话。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在呼召中服侍讲台的牧者说:你把你的讲章拿来,我需要审查。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宣讲主话者是主的执事,这是天召,也是良心自由;他要以交账的心,为从前一次托付圣徒的真道竭力争辩(犹1:3)。《圣经》让讲认罪悔改,即使君王在场,也要原原本本地讲。道理很简单,君王也是人,领袖也是血肉之躯,他们的想法和意志,不是信仰的来源之光,而是信仰所要光照怜悯的地方:“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言21:1)。《圣经》让我们讲末世,无论听者喜欢与否,讲者都需要认真地宣讲,不看人的脸色,只讨上帝的喜悦。

2.家庭教会在救恩上秉承改教运动以来的因信称义教义。以吴耀宗(1893-1979)代表的三自领袖,多持自由派神学思想,否认圣经权威、否认神迹、否认基督的再来,本质上是无神论者;三自领袖丁光训(1915-2012)主教(1980-1997年三自爱国委员会主席)大力提倡“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对所谓的“保守落后”的观念大加批判,主张淡化“因信称义”,建议三自教会采取一种可以将所有加入三自教会但沿袭不同传统的派别联合起来的准则,后来被称为“因爱称义”。两派的争论其实是“救恩论”问题上的交锋。王明道予以护教,以圣经抵挡谬误教导。他在《我们是为了信仰》一文中如此回应:

“我郑重告诉丁君,不信派这个名词不是一顶帽子,它是指着一种人说的,这种人自称是基督徒,但他们不信圣经中那些需要用信心接受的真理,不信人是神直接创造的,不信耶稣是藉童女降生,不信耶稣在十字架上替人赎罪,不信耶稣身体复活,不信耶稣再来;他们不明说不信,却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掩饰他们的不信,到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说他们完全信这些道理,但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他们既然不信,总不能长久遮掩得住他们的真相” 49

3.家庭教会看重生命共同体的委身关系。顾名思义,家庭教会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0。这正是圣经中的教导,圣徒在基督里连接为一家人。保罗用身体中不同肢体的比喻说明教会中有机体的概念。正如狄马可(Mark Dever)在《迷人的共同体》开篇所言,“神的子民蒙召要彼此相连,彼此委身,这种关系应超越所有的天然隔阂”。家庭教会看重这种彼此委身的关系,在爱里彼此忍耐、宽容、遮盖和担当;在真理里边彼此劝勉、等候、尊重和成全。这种委身关系的根基是十字架复活的福音。这福音所彰显的“舍己之爱”是这个世界任何团体都没有的,也不是金钱、权力、名誉等任何可朽之物所能换来的 51

4.家庭教会看重背十字架跟随主。真信仰不仅是一套神学体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主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8)。一个号称信主,却逃避受苦、活在“精致利己主义”幻象之中的人,尚未认识福音的精髓。家庭教会前辈与教会史上的殉道者一样,以“忍耐、患难、穷乏、困苦、鞭打、监禁、扰乱、勤劳、不食、廉洁、知识、恒忍、恩慈…”显明自己是这世界不配有的人。虽然世界以物欲和世俗为诱饵引诱我们,但主的门徒知道除了肉体和今生之外,我们还有灵魂和永生。有时候基督徒以外表愚昧、寒碜和卑微的面目出现,但这不影响其主里的荣美、宝贵和真智慧。

5.家庭教会看重认罪悔改、祷告赞美、看重重生得救。在访寻古道时,我们从不少家庭教会前辈的见证中,听到并看到他们认罪悔改的生活。悔改是上帝的工作。圣灵来叫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人若没有悔改,就需要自问:我们是否已经邀请“保惠师”来。宋尚节牧师在日记及布道当中非常强调认罪悔改,上帝的话语揭露出人灵魂破产的光景,圣灵与圣道结合使人知罪和认罪。家庭教会传统中强调在认罪悔改基础上的祷告和敬拜,在祷告和敬拜中亲近上帝、祈求上帝,并与上帝一同争战。家庭教会关注重生得救,因为这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关乎永生永死。若是不强调这个,就是教会的失职 52

6.家庭教会在三一论基础上看重圣灵的工作。圣父、圣子和圣灵其位不紊,其体不分 53,虽然同质、同尊、同荣,但在爱里自存、自足和完满。家庭教会在圣传上看重使徒时期的教会 54。早期教会的老前辈,非常看重圣灵和内在生命的经历。80年代河南教会传福音的时候,许多信徒非常单纯地相信圣经的话,传扬福音并服侍邻舍,多有神迹奇事发生。城市家庭教会兴起的时候虽然受过一些极端灵恩派的负面影响,但蒙主保守,基于对圣经的看重,许多教会并没有受太多干扰,反而更加平衡地看待真道与圣灵。各宗派在三一神中看重圣灵的工作,有着基本的共识,这是许多体制内教会所缺乏的。

7.家庭教会看重普世宣教。中国教会蒙受了许多恩典,我们的教会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主派了别的国家和族群的宣教士来到我们中间传了这福音。已故的王永信牧师强调,我们要以保罗“欠债”的心参与宣教。既然上帝的心意是万民得救,那么教会若完全不参与宣教,就很难说自己体贴主的心意。家庭教会历来看重宣教,而跨文化宣教自然需要跨文化的配搭合作,即使是在极其贫穷和困难的地步,也要想着把福音不仅传给近处,也传给远处的人。不论是河南、温州、上海还是北京,各地的教会都有基本的共识,就是要把装备好的工人和相当比例的奉献用来拯救灵魂 55。在这个意义上,家庭教会在圣经上是站得更稳的。

(二)歌唱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心灵生活的表达,鼓盆而歌是庄子的豁达,踏雪而歌是智者的浪漫。为孔夫子编撰《诗经》所作的序言也强调了孔子“发乎情止乎礼”的自然情感:“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人皆有情感表达的需要,也有歌唱与悲痛之自由。歌唱本于天理,发乎人性,在不影响公序良俗的基础之上,无人可以拦阻,也不应制止。基督徒是一群喜欢歌唱、并以歌唱为生活方式的人。他们歌唱的对象是至高的上帝,无论是个人唱诗还是群体敬拜都是人类信仰表达的一部分。

敬拜赞美是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经上说:“但你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诗22:3)。基督徒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主,不仅用诗歌,也可以弹琴跳舞赞美主。一般周日公共礼拜中,包含较为规范的敬拜程序。通俗地讲,就是大家一起弹琴唱歌,只是其目的是敬拜上帝。基督徒可以随时随地赞美上帝,用诗章、颂词和灵歌敬拜主,他可在清晨时低声清唱,也可在傍晚旷野中大声欢呼;他可以边唱边哭,也可以边唱边跳,这是他自己与主的关系。在敬拜中,人向上帝降服赞美,同时在关系中灵性得以苏醒,理性得以调和,情感得以疏通,意志得以恢复。禁止基督徒唱诗敬拜就是禁止美好和良善,怎么可以呢?

(三)祈祷是基督徒生活的日常

《论语》记载:“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不仅孔子敬天爱人,他和众弟子也倡导国家领导仁民爱物,遵循天道人伦。实际上,有神州大地称谓的中国,一直对神明有一种朴素的敬畏观念,故有“悲极呼天,穷极呼父母”的传统。《论语》中这段故事中可以看到子路与孔子的祈祷。实际上中华道统中一直有朴素的“敬神明”、“法祖先”的文化。丢掉这种基本的、朴素的对神明的敬畏是“激进主义来华”之后的结果。百年激进,百年革命,打碎了一个旧世界。但一直激进,一直革命,无法建立起一个新世界。

从百年多来的激进主义世界史及中国史来看,激进主义若是行在病入膏肓之时,或许是中华文明的一剂猛药;但若是长久施行,则是中华文明的一针毒品。饮鸩止渴虽能短期带来亢奋,但至终却贻害无穷。中华五千年文明未来的出路是继续“开眼看世界”,放开民众自由的信仰,至少适度回归信仰的基本自由,让那软弱之人有可哭可叹之处,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可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对于家庭教会和基督徒而言,所要的无外乎有一处可以让心灵安歇的地方,有一个不再窒息而死的选择。从而期待中国能与上帝和好,中国人能自由地选择相信并敬拜上帝,从而使万民蒙福。此乃我中华之幸事。

基督徒以祈祷为基本的日常操练。在祈祷中悔改、相信、感恩和盼望;也在祈祷中学习仁爱、喜乐、温柔、节制。祈祷使人心灵得以涤荡洗净,找到真正的尊严、重要性、亲密感和安全感。祈祷之处是天门打开的地方,是天使上去、下来的地方。圣徒祈祷之声是这世界最美的声音。上帝喜悦祂的百姓开声向祂祈求 56。经上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当中华大地少一些密谋害人、指责论断、虚谎欺骗、狂妄咒骂的声音,多一些认罪悔改、相爱代求、欢呼祷告声音的时候,这片土地该有多么蒙福啊。“六亿神州尽舜尧”、“春风杨柳万千条”,中国人悔改归向基督是全世界历代圣徒经年累月的祈祷。

(四)读经是基督徒生活的必须

读《圣经》是基督徒的习惯和必须。《圣经》都是上帝的话,是上帝给人的特殊启示。经上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可13:31)。正常的基督徒都读《圣经》,并在《圣经》中认识上帝,获取生活的智慧。一般教会周日礼拜都有讲道环节。上帝使用一些全职或带职的讲员把《圣经》中的一些经文予以讲解,使人可以更好地明白。讲员不能乱解《圣经》,通常都有一些基本的解经训练和装备,注释书也都较为客观。虽然每个讲员情况不一,但因着圣灵的带领,真教会一般都偏不到哪儿去。不了解的人要对教会“脱敏”,其实讲道就是讲解《圣经》的话,与民间信仰迷信活动大有不同。

(五)以《圣经》教育子女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摩西曾说“你只要谨慎,殷勤保守你的心灵,免得忘记你亲眼所看见的事,又免得你一生、这事离开你的心,总要传给你的子子孙孙”(申4:9)。基督徒以《圣经》的话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仍然属于自然权利范畴。父母和孩子们在一起唱诗歌赞美上帝,一起分享交流,并将《圣经》中的话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学习敬畏上帝、学习爱人,这并不打扰别人,而是其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基督徒的家庭以“丈夫为妻子舍己、妻子顺服丈夫”为特点,为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家庭伦理规范。我们晓得,家庭和谐美好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一个一个彼此相爱、彼此饶恕、长幼有序的家庭被建立,整个社会才能健康起来。

(六)基督徒平常的生活与工作

前文已述,基督徒不要求遁世,而是过入世的生活。他们在生活、工作现场尽忠职守,与其他人一样,饿了需要吃饭,累了需要休息,有正常的经济需要、兴趣爱好,也有自己的脾气和弱点。他们是一群普通人,或许有儿女需要照顾、父母需要赡养、繁重的工作需要完成;只是他们每周拿出一定时间敬拜、祷告和读经,并根据自身情况在恩典中学习信、望、爱的功课,服事这个世代。有人讨厌基督徒传福音,但是对他而言,这是最好的东西,他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希望人们得着福音,但并不强迫人,而是尊重人的选择。世俗政权可以限制信仰表达的方式,但信仰者也有选择信仰或不信仰,传扬与不传扬的基本自由。

(七)不少基督徒“生下来”就家庭教会

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父母信主,儿女受影响而信主;二是从信主第一天就在家庭教会。笔者属于第二种。2003年北京非典,见证年轻学子因瘟疫死亡而受触动开始接触《圣经》,2004年和同学去教会,后来逐步相信。从信主第一天起,笔者就在家庭教会。那时北京有众多家庭教会,人们追求真理,认真生活,生命欣欣向荣。虽然也从老前辈口中听到一些受逼迫的见证,教会也经历过部门检查,但政府一直默许家庭教会存在。如今因政治氛围向左,当局把“非法”的大帽子扣给教会,并以行政手段相处罚,以取缔相威胁。这是权力的傲慢,若是长期逆天理,违人伦,背公义,去怜悯,将会失去上帝对权力拥有者的祝福。


48 上世纪八十年代,赵天恩牧师对家庭教会问题进行研究,并为家庭教会正名,从历史与教义的角度指出,家庭教会是上帝格外宣召、恩待、赐福的群体,是神给中国教会的余种。参〔美〕赵天恩,庄婉芳:《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史(1949-1997)》,香港:中国福音会出版部,1997年版。与三自教会一样,家庭教会也如同一个光谱。有一些打着“家庭教会”的名义而作恶的团体,也有一些“家庭教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瑕疵;但我们也当看到,家庭教会系统内更多的是愿意为真信仰付代价的牧者及信徒。我们不能把家庭教会的老前辈偶像化,也不能简单的“以貌取人”,认为只要是“家庭教会”都是好的。而是仍然是真道、圣礼等作为判断真假教会的重要方面。
49〔加〕王长新,《又四十年》,加拿大:加拿大福音出版社,附录二,p314。
50 诗篇133:1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51 任何虽然有很大的建筑物,但是信徒之间没有在委身和连接之中彼此相爱的组织和团体,都很难称之为教会。对于那些观赏者和消费者,来了又走了般的“教会”,其本质上已经失去了“共同体”的有机性。
52 不少官方教会从来不讲重生得救,也很少讲认罪悔改,信徒也就不能理解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宝贵,所以常常把福音当做是极廉价的,稍稍遇见挑战就退后了。
53 《亚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
54 这种看重有其有利的一面,使教会格外信心单纯,但也在历史传承上产生割裂,使教会缺少历史感,自然在大公性上较弱。
55 参刘澎等,《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问题研究》,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2009年版。
56 亚当的第三个儿子赛特生了一个儿子,叫以挪士,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创4:26)。





《从示巴到耶路撒冷——我们站立在此 | 郭易君牧师》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请微信联系:danyixinzhi。

(6)
上一篇 2022年4月14日 下午4:46
下一篇 2022年4月17日 下午10:23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